详情页

详情页

DETAIL

“惠民贷”真便利,返乡创业劲更足

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15日

  “要是没有这笔及时雨般的贷款,我这小店说不定还在为进货资金犯愁呢!”望着店内络绎不绝的顾客,宁阳县葛石镇涧西超市的经营者周大哥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感慨。谁能想到,这位如今干劲十足的创业者,一年前还在为返乡后的生计问题焦虑不已,一度不知前路何在。

  周大哥的创业故事,要从一次“无奈的归途”说起。此前十年,他始终踏实地在浙江宁波的制造业企业打拼,从普通员工勤恳做到车间管理岗位,收入稳定时每月能拿到近万元。可随着经济形势波动,企业订单减少,工资发放逐渐变得不及时,有时甚至要延迟两三个月才能拿到薪酬。“上有老下有小,一家人的开支不能断,再这样耗下去不是办法。”2024年初,周大哥下定决心辞去工作,带着积攒的少量资金回到家乡宁阳,打算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扎实管理经验,开一家社区超市,切实实现“家门口创业”的心愿。

  然而,创业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。租房、装修、首批进货……每一项都需要不小的开支,周大哥的积蓄很快见了底,尤其是首批生鲜、日用品的大规模采购资金,成了横在他面前的“拦路虎”。“我去打听了不少贷款渠道,可要么要求提供房产、车辆等传统抵押物,要么需要担保人。我刚回来创业,既没抵押物,也找不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,急得好几晚没睡着觉,真是一筹莫展。”周大哥恳切回忆道。

  一次偶然的机会,周大哥在葛石镇宣传栏看到宁阳沪农商村镇银行“惠民贷”的宣传海报和客户经理驻村联络公示信息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他拨通了海报上信贷客户经理的电话。正是该行真心实意为灵活就业人员、返乡创业者推出的普惠金融服务,让他的创业梦迎来了关键转机。接到周大哥的咨询后,该行客户经理第一时间迅速到达经营地现场,认真收集资料并细致进行了现场考察。

  在走访中清晰发现,周大哥这类返乡创业的灵活就业人员,普遍面临“工作稳定性差、收入波动大、缺乏传统抵押担保”的共性难题:一方面,创业初期营收不稳定,难以提供符合传统贷款要求的收入证明;另一方面,多数人刚回到家乡,没有本地房产、车辆等可抵押资产,也缺乏符合条件的担保人,导致实实在在融资无门。

  针对这些突出痛点,该行主动打破传统信贷模式,创新推出“惠民贷”专项服务方案:一是在授信评估上,不再单一依赖收入证明和抵押资产,而是综合审慎考量创业者的从业经历、行业前景、村居口碑等“软信息”——像周大哥有十年扎实的制造业管理经验,对超市运营的流程、成本控制有清晰可行的规划,且在社区走访中,邻居对其人品评价良好,这些都成为授信的重要扎实依据;二是在担保方式上,采用“信用+场景”的创新模式,结合其超市经营实际场景,通过严谨核实租赁协议、预购商品清单等材料,有效降低对传统抵押担保的依赖;三是在贷款额度和期限上,根据其创业初期真实资金需求,精准合理匹配20万元额度,期限设定为3年,并采用“按季付息、到期还本”的灵活还款方式,切实减轻其前期还款压力,为经营周转留出充足空间。

  从提交申请到贷款到账,高效当天就完成,20万元“惠民贷”顺利发放到周大哥的账户。拿到资金后,他第一时间踏实采购了大米、食用油、生鲜等民生商品,超市很快正式开业。如今,经过一年多的用心经营,超市凭借优质的服务和实惠的价格,积累了稳定的客源,月营收稳定在5万元左右,不仅成功实现了自身就业,还切实带动了多名本村人员就业。

  “现在每月除去成本,能有近1万元利润,不仅能稳稳覆盖贷款利息,还能踏实补贴家用,真得衷心感谢宁阳沪农商村镇银行的有力支持!”周大哥的真诚感慨,正是该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的生动缩影。截至2025年8月,该行“惠民贷”已累计为宁阳本地1400余名灵活就业人员、返乡创业者提供坚实信贷支持,发放惠民贷超1.1亿元,通过创新实用的金融产品和贴心服务模式,帮助更多像周大哥这样的群体有效解决资金周转难题,切实提升风险防范能力,让普惠金融的“阳光”真正照进每一个创业梦想。

  未来,宁阳沪农商村镇银行将继续坚定聚焦灵活就业人员、小微企业主等普惠金融重点群体,不断优化“惠民贷”服务方案,持续深入探索“精准画像、场景赋能、灵活授信”的信贷模式,让更多创业者切实享受到便捷、高效的金融服务,为宁阳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实实在在的“金融活水”。

版权所有©宁阳沪农商村镇银行

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

沪ICP备06030408号-2

服务热线:4009962999

请使用Chrome88或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。